第九十四章 关于《葵花宝典》的旧事
第九十四章 关于《葵花宝典》的旧事 (第2/2页)“后来这本《葵宝典》辗转流传至莆田少林寺红叶禅师手中,华山岳肃、蔡子锋偷阅宝典,回去之后默写出上下卷。”“日月神教十大长老倾巢而出,攻上华山,夺取了这本《葵宝典》,自此成为日月神教的两大镇教武功宝典之一。”
后面这些江湖之事,魔教秘闻,不用朱玄通说,童三公子自然也是无比清楚的。
童三公子皱起眉头,疑惑道:“东方教主为何要盗赵虚的旧档?”
朱玄通笑道:“我还没说完。”
“龙凤密档记载,那赵虚深恨当时朝廷黑白颠倒,阴阳逆行,也以自身残缺之躯为耻,所以在创造《葵宝典》时,故意留下一个极大害处。”
“他要后世习炼者,出于两难取舍之间。他要后世的伪君子、真小人、野心家,丑态毕露。”
“而至晚年时,他却看透世事,淡化恩怨,创造出一篇心经,可以化解《葵宝典》的害处。”
童三公子明白过来:“东方教主炼功出了大问题,他需要找到那篇心经?”
朱玄通点头道:“赵虚在太祖末年的夺位之战时,悄悄离开皇宫,后来天下复定时,有人说他在关中修建了一座道观,参悟道法,教导门徒,隐居至老。”
如此隔着百余年的辛密,除了锦衣卫的档案库,很难想象,还有谁能记载得如此清楚。
说起关中,童三公子倒是想起了另外一桩事,他愣了片刻,回过神来,见朱玄通正看着自己,随口问道。
“害处?葵宝典有何害处?”
朱玄通苦笑道:“这就是问题所在,我要是知道,就不必冒险来见三公子你了。
“太祖晚年的夺位之战中,战火殃及皇宫,许多当年的旧档都损毁了。上面就是全部的内容,记载在司礼监架库阁赵虚旧档、以及龙凤密档中,前者原卷已经被盗走,但锦衣卫哪里还有抄本。”
“如今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知道答案,要么去问当世唯一练了《葵宝典》的东方不败,又或者潜入黑木崖,看能不能找到蛛丝马迹,起码我们能知道。这段时间东方不败是否在黑木崖。”
童三公子看着窗外,那里传来莺声燕语,而在院墙外,有十多名保护自己的风雷堂弟子。
他知道朱玄通此来的用意,是要利用自己与杨莲亭的关系,刺探成德殿的虚实。
毕竟锦衣卫这些年,往黑木崖上送的暗谍,没有存活超过十天的,除了根正苗红的童三公子。
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冷笑道:“为了彻底取得杨莲亭的信任,我让锦衣卫转移侯健的家人,又去密牢中策反了他。在我爹心中,这个儿子,联合外人置他于死地。如果我再擅离此地,那就是与童家断绝关系。”
“我该做的做到了,你们呢?不是吹嘘血影刺客如何了得,为何当日在场的几个护卫,都解决不干净,让他们到了我爹面前。”
朱玄通道:“有人在庇护他们,两个乙等血影刺客为此战死。”
“那伱是干什么吃的!”
童玉康忽然暴怒,拿起茶杯,狠狠砸向对方额头。
朱玄通没有躲避,甚至没有运用内力,他抬手摸了下额头上留下的血,叹了口气。
“这件事,是我的责任。”
“但有句话,你说错了,不是‘你们’,是我们!”
他缓缓站起身。
“虽然你是童百熊的儿子,但无论是万大人,还是我朱玄通,都把你当成同袍,我们从来不是要利用你,”
“我们都有一个愿望。”
“让这个该死的江湖,无论魔教,还是正道,都统统覆灭,天下真正定于一。”
“那样才能平息仇杀、平息内乱,朝廷才能拿出更多精力去讨伐北寇、海盗,让大明天下重新中兴,再现太宗皇帝时万邦来朝的盛世。”
朱玄通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从京城回来前,万大人见了我,托我把这封信给你。”
童玉康接过信,拆开后看了半晌,两行眼泪落下。
世间之事,最难的莫过于取舍二字。
他沉默许久,终于轻轻点头。
轻风骤起寒意生。
一道身影游走在庄园内,每出一刀,便杀一人。
他出了十六刀,整座庄园一片寂静。
童三公子走出院门,两名风雷堂弟子倒在两边,喉管被割开,血流满地,他抬起脚,在地上拓出一个血足印。
朱玄通收刀还鞘,看着童三公子的背影,嘴角露出笑意。
他自然可以悄无声息带一个人出去,但他不想这么简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