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笑傲:我要当教主 > 第九十四章 关于《葵花宝典》的旧事

第九十四章 关于《葵花宝典》的旧事

第九十四章 关于《葵花宝典》的旧事 (第1/2页)

“五日前,京城司礼监架阁库失火。”
  
  “有人纵火?”
  
  “恰巧遇上官兵检库,扑灭及时,只烧了半面书架。”
  
  “欲盖弥彰而已,纵火者偷走了什么?”
  
  “三公子果然透彻,难怪万大人如此看重你。事后按名录索查,其中主要涉及……前朝宦官旧档。”
  
  平定城外某座庄园,院门前侍立四名刀客。
  
  这座童家名下的偏远田庄,之前一直用来发配犯错受过的仆役奴婢。
  
  童玉康被软禁了三十七天,但如果他想,可以随时离开,尽管他不会半点武功。只是这样做,他与童百熊最后一丝父子情分也将断绝。
  
  两人坐在椅子中,桌前只有一壶比四海大茶馆的低末还不上档次的陈茶,坐在对面的客人,喝了第一口后,再也没有端起过茶杯,他却喝得津津有味。
  
  出身在钟鸣鼎食之家,童玉康并不留意吃穿用度,他要的是认可,天下人的认可,童百熊的认可,或许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认可。
  
  为了这所谓的认可,他有时像洞察一切的智者,有时像糊涂透顶的蠢才,之前十年,童三公子都是这样拧巴地活着。
  
  童玉康放下茶杯,看向对面这位甲等血影刺客出身的锦衣卫千户,以对方的武功,庄子里十六名风雷堂弟子,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悄无声息地杀光。
  
  那些人自然也不会发现,自己守卫的小院,早就潜入了一位客人。
  
  “朱千户,我不懂武功,但能潜入皇城司礼监,来去自如,有这样本领的,在整个江湖上只怕不多吧?”
  
  朱玄通身为朝廷命官,却在日月神教高层面前伏低做小,常常为人所忽略。
  
  在平定城里,锦衣卫千户所衙门常年关闭。以至于很多人忘了,他在日月神教卧榻之侧中待了快十年。
  
  “反正依我的想象,除非同时炼了极其高深的龟息功、壁虎游墙功、蜘蛛粘梁功、缩骨功、听风辨位功,又或者…他就是大宗师!”
  
  大宗师?
  
  中原也好,四夷也罢。
  
  朝堂也好,江湖也罢。
  
  无论正邪,大宗师都是屈指可数的人物,其关系着一代江湖的武道气运。
  
  江湖上流传着大小年的说法。
  
  两宋末年,那是收成最好的两代江湖。姓名传于后世的大宗师,都在十位以上,个个惊才绝艳。
  
  前元末年,勉强也算大年。西域波斯不论,单中原的大宗师也有六位。
  
  而当今天下武林,真正为人所知的大宗师只有两位。
  
  至于武当冲虚、锦衣卫万重楼之流,都还在两可之间。
  
  可谓是小年了。
  
  曾有人总结,国家不幸武夫幸。
  
  武道与国运,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朱玄通缓缓说道:“若是大宗师,少林方证应该可以排除,那就只有一人了。”
  
  童玉康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道:“江湖早有传闻,东方教主修炼的《葵宝典》,追根溯源,乃前朝宫中一位太监所创,不知是真是假?莫非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朱玄通此来,自然做足功课。而在锦衣卫的密档里,东方不败的名字,只列在瓦剌太师、东瀛雾隐之后,对于他们的一切信息,都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
  
  只是相比两位异国豪杰,东方不败的消息,却是最少的。
  
  朱玄通道:“这一段秘闻,在江湖上也有所流传,只是早已面目全非。”
  
  “何谓前朝?有人说南宋,有人说前元,甚至有人猜测是晚唐宦官专权时期。”
  
  “其实在仪鸾司《龙凤密档》里有所收录,就是本朝太祖年间一位赵姓太监,否则如此绝世武功,为何之前几百年从未闻有人炼成?”
  
  “那人叫赵虚,出身簪缨士族,满腹经纶,曾是青田先生最得意的弟子,青田先生说,他有宰辅器具,若能被用于治国安邦,成就不会亚于古代贤相。”
  
  “可惜后来家族被政敌陷害,牵涉进逆案,他受到连累,减死一等,受了宫刑,收入宫廷为奴。”
  
  “他以习文无用,在宫中转而练武,后来加入仪鸾司,在太祖晚年镇压江湖门派中,立下大功,累功升至御前护卫千户。”
  
  “凭借着从各大宗门抢来的功法秘籍,学会百家武功,又因他是青田先生的弟子,通晓阴阳术数。”
  
  “……以毕生所学,创造出一门武功,名为《葵宝典》。”
  
  仪鸾司便是锦衣卫的前身,太祖晚年,储君年幼,太祖皇帝本就起自江湖草莽,担心自己归天之后,江湖上那些草莽豪杰会起事,推翻大明天下。
  
  遂让拱卫皇宫的仪鸾司,马踏宗门。
  
  那段时间,整座武林在那轮迟暮的太阳下,噤若寒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