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探地雷达
第382章 探地雷达 (第1/2页)会议室内。
李暮带领着专家组,继续讨论氮肥的生产技术升级问题:
“目前我国的氮肥技术,包含硫酸铵、硝酸铵、尿素和碳酸氢铵四种。”
“但主要使用的,是产量更大的硝酸铵。”
“但硝酸铵对比起尿素和碳酸氢铵来说,其实劣势非常明显……”
他先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和众人说了说国内目前存在的几种化肥的优劣。
硝酸铵是60年代夏国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氮肥品种,但其性质具有易分解和爆炸性的特点,通常并不用于农业,而更多在工业和军用炸药上使用。
上面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早早地便研制出了尿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新型氮肥。
这两张氮肥,前者作为有机氮肥,肥效稳定,利用率较高,约在33%左右;而后者肥效快,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尿素需要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
而碳酸氢铵易受潮结块,且利用率较低,只有17%到20%。
在最后,李暮总结道:“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提高氮肥的产量,更要在技术上,进行新的突破。”
话音刚落。
会议室内便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硝酸铵的缺点他们当然清楚,但说实话,没有一个人,能够有胆量敢说出革新技术这种话。
毕竟这其中的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大。
无论是尿素还是碳酸氢铵,夏国不是没有,但产量就是上不去,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实。
而且这种事实,在短期内,他们都不抱有能够改变的希望。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这个可能。
一位专家举手提问道:“李顾问,您的意思是,您有办法更新工艺,提高尿素和碳酸氢铵的质量和产量吗?”
他说完之后,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李暮,眼中没有丝毫质疑,只有浓浓的希望和期盼。
不止是他,所有人都是如此。
国家进步,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看到的事情。
“要说肯定能成功,我不敢说,但是想法我确实有一个,这就说出来让大家批评指正一番。”李暮笑了笑。
接着,他便说出了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
这是八十年代国内发明出的技术,采用蒸汽多级利用,使每吨尿素蒸汽消耗降低到一个相当低的数字。
在效率和成本上,都有着极大地提升。
放到现在,无疑是一个大杀器。
毕竟哪怕是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这会儿都还没有发明出来,更何况是改进型。
而且现在李暮也不用担心造不出来的问题。
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让国内高精尖机械设备的水平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
甚至有人豪气地放言:“M帝能造的他们也能造,M帝不能造的,他们现在也能造。”
这虽然有所夸张,但也能从侧面看出国内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进步。
就拿现在会议室内的专家和教授们来举例。
当李暮说起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所需的合成塔、预蒸馏塔、反应器等设备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怀疑造不出来。
……
11点左右。
李暮终于勉强说完了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的问题。
本来还想再熬一熬,但看着会议室内一些专家和教授们眼中带着血丝的模样,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不少人都是刚刚到了京都就赶来农学院,一路舟车劳顿,没有休息过半刻。
他能熬,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熬。
随后,在婉拒了刘全工等人的邀请之后。
李暮便准备离开农学院。
正准备上车的功夫。
眼睛的余光忽然又看见了在不远处探头探脑的米巧。
于是,他特地让关建民将车子在去到校门口的路上停了片刻。
没过多久。后者果然跟了上来。
只不过大概是看到关建民和赵参军在,有些不好意思,没有立刻上前。
见状,李暮对他招了招手,道:‘再不过来我可就走了。’
“别别。”米巧闻言,这才赶紧跑了上来。
看到她,关建民和赵参军微微露出些许惊诧之色。
李暮先让其上车,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薄薄的纸,道:
“这是我写的一些参考思路,你可以拿着去研究研究。”
“可别指望我留下来教你,我可没这么多的时间。”
“要是有不懂的,也别直接来问我,可以先去问其他教授,还能刷刷脸,实在不明白的,再来问我。”
他虽说是帮忙。
但也不可能帮得太过,否则无疑会扼杀后者在科研上的积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