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剿匪之意,白水起义
第二十二章 剿匪之意,白水起义 (第1/2页)渭源县县衙,知县李文书正在悠哉悠哉的品茶。
“哒哒哒...”
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衙役的身影来到近前,躬身低声说道:
“大人,吴主簿求见!”
“嗯~?他怎么来了?”
李文书喝茶的动作一顿,随后便是不紧不慢的说道:
“嗯~,带他进来吧!”
“是!”
来人应了一声,随后便是快步离开。
片刻过后,便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
“哒哒哒...”
紧接着,神色悲戚的吴多运,迅速的迈步走进。
“噗通!”
当距离李文书一米多远的时候,吴多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语气哽咽的说道:
“大人,求大人为属下做主啊...”
“咦~?吴主簿这是何意?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何止于此?何至于此啊?”
在见到吴多运如此模样之后,知县李文书也是不禁吓了一跳,猛的便是站起身来,快步来到吴多运的面前,将人虚虚扶起。
虽然他作为知县,乃是渭源县的最高长官,吴多运只是一个主簿。
但是,作为当地的地头蛇,一些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否则的话,他可能办事不行,但是他要是想要坏事,那绝对是一顶一的。
“大人啊,属下、属下,属下一家五六十口,全都被贼人给害了。
三千石粮食,万两白银,全被贼人给抢走了...”
听到知县李文书的询问,吴多运不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
这要让王朝他们知道,非要呸他一脸不可,脸可真大。
就算是把他家的猪狗都算上,那也没有五六十口啊。
事实上,就算加上吴家的护院,他们这次也就杀死了二十来人。
但是到了吴多运的嘴里,这直接就是翻了一番还多。
而且,还有粮食,算上分出去的,也不过一千五百石左右,至于金银,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两不到两千两,这一下直接翻了五倍还多。
另一边,知县李书文在听到三千石粮食,万两白银的时候,眼睛不由亮了亮,手中茶盏重重的放在作案之上。
“啪!”
“贼人大胆!岂敢在老爷我的治下,行那灭门抢劫之惨案...”
“吴主簿快快请起,本官必然会查个明白,将那贼人尽快捉拿归案,明正典刑。”
李文书一脸的愤怒,心中不断的盘算着,如果剿灭了这伙匪徒,能够获得多少的金银财物。
而吴主簿既然被灭了门,只剩下的孤家寡人一个,也没有那个能力与他争夺财物了吧?
不过,该需要的询问,还是需要询问一下的。
“嗯,吴主簿,你可知那贼人的来历?”
“大人,那就是我们那里一伙饿急了眼的贱民,贼首叫做王朝,大概要有两百多人...
可怜我老父、老母,往日里行善积德,时常接济乡邻...
却没想到,那些贱民不知感恩,反倒害了属下一家十几...几十口人的性命,劫掠了属下祖祖辈辈积蓄下来的财物...
大人,大人一定要为属下做主啊...”
“两百多人啊...”
李文书有些皱眉。
至于吴多运后边说的话,李文书根本没有听进心里。
那什么行善积德、接济乡邻,听听也就罢了。
真要积德行善、接济乡邻,也不会家里有着数千石粮食,还导致治下百姓饿到急眼,化身乱民劫掠了。
他所在意的,还是贼人的数量,以及他们还能剩下多少的财物。
不过,他倒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左右不过一些饿急了眼的灾民,朝廷官兵一到,那还不是望风而逃?
在想了想之后,李文书便是凝眉吩咐道:
“去,将县丞武昌,还有统领武平叫来...”
在明朝,一般情况下剿匪,可不是出动正规军,更不可能是捕头、捕快。
捕头、捕快乃是属于巡检司,主要负责缉捕盗贼。
事实上,大部分的内地城市,招募的民壮,才是负责城池保卫、剿灭叛匪的主要人员。
天顺元年,第一次将招募民壮,正式纳入规制。
令募民壮,鞍马器械,悉从军给...
至此之后,招募民壮渐渐正规,越发严格。
闲时训练,忙时务农。
训练基本遵从春夏秋月二操,冬天操三歇三,以不违农时为要,并且有纸甲、腰刀。
主要就是作为正规军的辅助,参与城池的防守,剿灭叛匪,维持治安,修缮城池等等。
由此可见,最初招募的民壮,战力还是很强的。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也就渐渐废弛了,不要说是操三歇三了,可能一年到头都训练不了两次。
至于兵器,能够有把锈刀,那就已经是主官作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