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你啊,心太急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你啊,心太急了 (第1/2页)站在紫宸殿金阶之下,李绚一身紫色蟒袍,双手下垂,神色恭敬。
“传南昌王绚觐见。”内侍的声音在午后的紫宸殿门口轻然回荡。
“臣南昌王绚领旨。”李绚肃然拱手,然后迈步踏上金阶,稳步向上,跨过门槛,微微抬起的目光扫到了坐在御案之后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身影。
站立殿中,李绚直接俯身跪拜:“臣,逻些道行军总管,昌州都督,昌州刺史,检校右卫将军,检校鸿胪寺少卿,检校太子少詹事,南昌王绚,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难得你回京,还给朕带了礼物。”李治放下手里的金笔,抬眼看向李绚,温和的说道:“让朕看看,你这一年的变化如何……看来的确比年初要成熟许多。”
刚刚站起的李绚,立刻微微一顿,然后低头躬身道:“陛下。”
声音中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哽咽,但李治明显是听到了。
“好了,不要做这幅小儿女态。”李治直接摆手,然后又问道:“封禅的事情听说了?”
“是,太子在臣进宫的路上说了。”李绚拱手,对皇帝没有丝毫隐瞒。
“你是怎么说的?”李治目光轻微,但始终盯在李绚身上。
“殿下担忧其中糜费,臣却觉得,殿下有些过于担忧了。”李绚躬身,认真说道:“臣不知道具体日期如何安排,但想来应该是在吐蕃和草原之战了结之后,但那时,有了吐蕃和草原收获的财富补充,不管朝中想做什么,应该都有余地。”
李治满意的笑了,点点头道:“伱说的不错。”
“另外,封禅诸事虽然糜费,但若是仔细管理,让所用钱财能真实落到百姓手中,那这笔钱便不算白花。”李绚稍微补充了一句,李治眉头顿时一挑。
“这是管子的以富治国论。”李治恍然的点点头。
“是,当年齐国大旱,齐桓公问群臣是否应当向山神河神收税来救治百姓,有大臣说,应当祭祀上苍,祈求甘霖,但管子却说,大王应该广修亭台楼阁,招募久旱贫苦的百姓做工,哪怕不用额外付费,但只管一日三餐也可救无数百姓。”李绚轻轻拱手,这就是最早的以工代赈的雏形。
因为是以工代赈,所以也能最大程度避免粮草被贪官污吏所劫,历来都被后世无数明君贤臣效仿。
李治也不陌生,他随即有些好笑的看着李绚说道:“此法虽好,但大唐这些年也少有灾荒啊。”
“陛下,昌州政务简单,清明如水,一切尚可,但在河北和陇右之地,怕还是有一些难以控制之事……而且除去受灾百姓,长安洛阳两地相关的商人,都能有所获益,只是需要小心的剔除那些大商家便可。”
“你是说那些大商家背后的大世家。”李治缓缓点头,钱财一旦流入那些大家手里,就很难再流出来了。
“是!”李绚拱手,说道:“只要财富能够流入更多的百姓手中,便是再糜费,也无关紧要,更别说陛下开拓吐蕃,平定突厥,本就功在千秋,封禅嵩山,足矣。”
看着再度深深躬身的李绚,李治满意的笑了,然后说道:“如此,你从吐蕃的缴获怕是大半都要被朝中拿走。”
“那些并不是臣的。”李绚认真的抬头,看向皇帝说道:“臣相信,该臣所得,陛下必定会赏赐给臣,至于其他,天下四海,五湖八荒,本就是属于陛下的。”
“你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李治笑着摆摆手,说道:“此事尚早,朕也并不是很急,甚至户部到现在,就连一个花费的项目都没有呈送上来,到时再看吧,另外朕也是觉得嵩山很近。”
皇帝的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他也知道去泰山封禅糜费极大,所以选择了嵩山。
至于说封禅五岳,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封禅嵩山,都需要以年计来准备,更别说遥远的恒山和衡山。
“好了,说正事吧。”李治看向李绚,说道:“朕看过密卫送来的密信,赞悉若已死,这消息是真是假?”
李绚从身上取出一封信件,拱手递上,王福来接过,然后放在了御案上。
“这是勃伦赞刃托人给臣送来的密信,信中直言,想要他归顺大唐,那么就需要陛下对他进行封赏,许他家族日后常镇吐蕃冲萨,其他便听从陛下号令。”李绚简单的说出了信中内容。
“冲萨在哪里?”李治一瞬间有些没有明白过来。
“在吐蕃东南。”李绚拱手,说道:“那里是吐蕃前往天竺的要害,也是噶尔家族的祖地。”
“没卢氏的家族在象雄,吐蕃王室的家族发源于林芝,冲萨是仅次于逻些和林芝的繁华之城。”李绚神色凝重的说道:“勃伦赞刃这是在以地要挟。”
“论钦陵,赞悉若相继死亡,噶尔家族还有力量吗?”李治一句话直指核心。
李绚拱手,道:“这一次,噶尔家族在逻些庄园中两千家人,全部被没卢氏的人斩杀殆尽,但在冲萨,噶尔家族还有更多的家族子弟,甚至还有勃伦赞刃的几个叔叔,和一个弟弟,和几个侄子在那里。一旦回到冲萨,不顾一切的话,噶尔家族组织十万大军也不是难事,只是没什么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