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华阳王后芈不鸣
第二十四章:华阳王后芈不鸣 (第2/2页)“我能哄你,不能忍他?你也太看低我华阳不飞了!”
华阳王后咬着牙齿。
“别总与我提小时候,若不是记你的好,谁管你!
“孤不管你怎么想的,因为什么。(注2)
“不要对王上不敬!
“心里!
“嘴上!
“都不行!
“见秦王印,当王亲临!
“今日午时,渭水刑斩近两千人!
“刺杀那赵国孩子的所有刺客,与他们在咸阳的亲人一起死于草滩!
“这只是第一批!他们的三族已在路上!”
华阳不飞瞳孔骤缩。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华阳王后指着房门。
“你现在乘车去渭水河边,看看草滩下游的水是清还是红!”
老廷尉瞠目结舌,一脸骇然。
“两千人?自秦国立国以来,有这样大的刑杀吗?”
华阳王后的回答斩钉截铁。
“没有!”
老廷尉双膝垂在床沿,呆坐着,像是木头做的。
好半晌,怅然叹息,道:
“我难为那竖子,本是做给其他官府看。
“所有人都摄于秦王印,唯我不怕……倒也不是真的不怕。
“只是秦异人外子被刺这事,怎么看都只能到刺客为止,往下追究对谁都不利。
“既然结局已定,那我何不趁此机会,以秦王印树立我的威信,壮大势力,谋求王上……”
华阳王后眼眸满是严厉,又有杀意。
老廷尉避开眼神,知趣的没说出那个“薨”字,反正妹妹已解其意。
“……之后的事。
“谁能想到那竖子敢拿秦王印砸我的头……你说他是看出我要踩他上位,还是心性骄横。”
华阳王后冷笑。
“你还真当那竖子是神童?都是被大王惯的!没有大王,他什么都不是。
“现在你该想的不是那竖子,而是渭河为何流赤水,自己有多蠢!”
老廷尉心下后怕,也不还嘴,细细思索,良久赞道:
“族刑……高啊!
“死士不惜身,多是为家人。
“一人死,其主会将全家都照顾好,方能视死如归,悍不畏死。
“草滩两千人大刑,全国上下都会知道刺杀秦异人外子族刑,幕后凶手哪还能找到刺客去刺杀?
“外子遇刺,没有追查到底,这就是留了脸面。不撕破脸皮,却能要秦国不敢有人刺之……真是高啊!
“妹妹,这秦异人不简单,绝不是个听凭摆布的傀儡!
“你这一子,比我三子四女加起来还要强!”
华阳太后神色冷淡。
“所以才要你谨慎行事,不要给人抓了把柄。秦国看似我风光在上,实则我这儿子才是掌控者。”
站起身。
“你就安稳做你的廷尉,不要再搅风搅雨。秦国终究是秦氏,不可能变成华阳氏。
“有一点你倒是说对了,我是女儿身,无儿无女,确实只顾自身。
“现在照顾华阳氏,还是看在你华阳不飞的情面。若你死了,华阳氏兴衰,与我芈不鸣何干?”
一甩袍袖,走出房门。
宅院大门口,两只狴犴紧看着一辆驷马高车。
华阳王后在前呼后拥下走出大门,上高车。
“去成蟜宫。”
“唯。”
四马扬蹄,车轮滚动。
稍微西斜的太阳散发着强光,有点热。
成蟜宫,华清宫。
秦子楚从两个儿子熟睡的小宫室出来,手拿一卷竹简,走入小宫室旁边的宫室。
“带吕不韦来见我。”
“唯。”
两刻钟以后,萎靡不振的吕不韦敲开宫门。
秦子楚“呲溜”一下滑下床,一把抓住吕不韦的手,连连用力摇晃。
“先生大才!先生大才啊!
“既救政儿性命,又保住了我的太子之位,先生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
“鲍叔牙、管仲、百里奚再生,加一起也不如先生一个人。”
太子说话既清晰又快速,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吕不韦数次试图插话提醒都以失败告终。
他又不好打断插话,觉得那样表现很不敬,就一直等着。
秦子楚这一大段话说的脸通红,好容易说完,换了口气。
吕不韦见隙插嘴,低头微拜。
“这本就是不韦的职责。”
说着话,一双大脚丫子抢镜,主君竟是没有来得及穿屦(ju四声),就上来迎接了。(注3)
吕不韦一脸感动。
“主君,你未穿屦。”
秦子楚一低头,这才发现自己光着脚踩在地上,尴尬一笑。
“我说怎么有些冷?无礼之处,先生勿怪。”
“不韦何德何能……”
吕不韦一脸感动,赶忙扶着主君坐上床榻,打了一个哈欠,略显疲惫。
“先生很困乎?”秦子楚关心,道:“若不嫌弃,就在此睡下好了。”
吕不韦拍拍脸,振奋一下精神,决定实话实说。
“主君叫我来,除了长公子遇刺的事,还有其他什么事吗?”
指了指眼睛,苦笑。
“一夜未合眼,有些撑不住了。”
秦子楚一脸悔恨。
“先生就在这里休息吧,我竟然没有发现先生如此疲惫,真是该死!”
吕不韦哪里肯睡,一再追问是否有其他原因。
秦子楚不说,只让吕不韦回去睡觉,有什么事都等睡醒了再说。
吕不韦只能强打精神,细细琢磨,还有什么事遗漏在外。
他昨晚到现在,一整个身心都放在妥善处理嬴政遇刺一事了,哪有心思去想别的?
想来想去,也没想到。
一晚上过去,脑子不清醒得很,只好拜退。
秦子楚亲自送出宫门,目送远去。
等到吕不韦不见,他关上宫室门,蹙紧眉头,从案下取出那卷竹简。
也不翻开,就那么卷着堆放在眼前。
他今天收到十几个弹劾函谷守将蒙武的竹简,眼前这个竹简就是其中一个。
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蒙武调函谷关五百骑出函谷,有造反之意。
“父王,函谷虎符也能随便予人吗?”
【注1:狴犴,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也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注2:先秦时期,孤这个字,王后,太后,太子都可以用来自称。】
【注3:屦,鞋。】